将苏州园林 挪到美国大都会


    918博天堂·(中国区)旗舰厅

    您的位置:首页 > 变迁 > 正文
    将苏州园林 挪到美国大都会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2-13

      “明轩”的建造,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与中美建交前后这两个关键节点,该项目的落成,不仅向美国人民展示了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灿烂的文化艺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而且也加深了两国人民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这里经常展出中国古代艺术品,成为观赏和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中心。“明轩”作为中国式古典庭院,开创了我国园林建筑出口的先河,是中国文化再次走向世界的一块里程碑。

    纽约市“明轩”工程-(2).jpg

    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工程

    中国文化,驻足纽约

      明轩位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北翼,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该园为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牵头,918博天堂工程总公司园林公司(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前身)承建,是中国园林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据时任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泽民回忆:“明轩是以苏州网师园内的‘殿春簃’为蓝本建造的,因以明代建筑风格为基调,故名为‘明轩’。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明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时至今日,仍为世人所瞩目。”

    明轩的蓝本.png

    明轩的蓝本—苏州殿春簃

      而最早提出建造一座中国式庭院想法的是曾在北京度过童年时光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阿斯特基金会负责人文森·阿斯特夫人,为的是给刚购得的一批中国明代家具提供一个陈设空间。博物馆委托了著名的美籍华裔舞台艺术家李明觉进行设计。然而,李明觉拿出的初步方案并未赢得负责人方闻(时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普林斯顿大学艺术考古系主任)的满意。

      于是在1977年秋天,方闻随美国的“中国古代绘画考察团”首次访华,先后考察了福建、浙江、北京等地的古建筑,最后来到苏州。方闻在此与陈从周会面,一同参观了苏州园林,在交谈的过程中一致认为网师园的殿春簃是衬托明代家具的最佳背景。后来在陈从周教授的推荐下,苏州园林设计所提供的一座以殿春簃为蓝本的中国明式古典庭院“明轩”的设计方案浮出了水面。方案送到美国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阿斯特夫人、世界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先生和许多建筑专家一同审稿,大家一致叫好,方案顺利通过了会审。

    东方工匠,走向世界

      1978年春,也就是改革开放政策落地的前夕。方闻回到美国后便以博物馆的名义致信时任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请求帮助建园。国家文物局又将信转到建设部城建局要求协助,建设部致电苏州园林处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文物局和建设部向国务院报告。5月26日,经国务院研究同意后,国家建委下发(78)建发城字275号文件,“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仿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建造一座中国庭院。”12月12日,中国驻美联络处文化参赞谢启美代表中方与大都会博物馆签下了建造合同。合同规定,明轩需要做两套,先在苏州东园做一套实际大小的模型,待美方确认后再做第二套运往美国。

    1980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接见我纽约明轩施工技术人员.jpg

    1980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接见我纽约明轩施工技术人员

      据王泽民回忆,1979年10月,明轩项目的193箱构件经上海转至香港运往美国,12月5日抵达纽约。很快,由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组织召集的能工巧匠,包括技术人员、施工员、木工、瓦工(含砖细)、石工、假山工等,共计27人也于12月30日抵达纽约。1980年1月2日,明轩在大都会博物馆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施工。由于前期筹备工作较为完善、中国古典建筑预制拼装的优势,以及从各地征调而来的能工巧匠的技艺,都使得明轩的建造过程快速而精准。美国为保护本国工人利益,要求凡是美国工人能做的,如小工、搬东西、砌墙、粉刷等,必须由美国工人完成;美国工人做不了的,方可由中国工人完成。

    陈从周与贝聿铭的合影.jpg

    陈从周与贝聿铭的合影

    明轩发起人阿斯特夫人与中外园林检验建设成果(左一为中外园林时任总经理王泽民).jpg

    明轩发起人阿斯特夫人与中外园林检验建设成果(左一为中外园林时任总经理王泽民)

      王泽民说:“对于这座新中国成立以来走向世界的第一座中国园林,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国际项目,国家层面也给予了绝对的重视,所用材料极尽当世之能事。国家特批从成都郊区山林中采伐了珍贵的楠木,自山谷中运向溪涧水中,然后扎成木筏,从长江中运往苏州,用作柱子材料。这种楠木色润棕红色,有一股浓郁的香味,历经几百年也不蛀不朽。”

      要知道,这在清朝仅仅用于皇家园囿和宫殿的建造;新中国成立后,也只用于极少的重要项目,例如毛主席纪念堂。因此,可见明轩项目的级别之高。其它木构件也都选用上好的银杏、香樟;砖瓦全部在陆墓御窑定制(1796年乾隆在紫禁城营建一座苏氏园林时的砖瓦便全部出自这里),苏州市政府批调数万公斤砻糠,采用传统烧制工艺,每块砖均打上“戊午苏州陆墓御窑新造”印记。

    铸造“明轩”亭子的工匠.jpg

    铸造“明轩”亭子的工匠

    工人在苏州北塔寺加工明轩所需构件.jpg

    工人在苏州北塔寺加工明轩所需构件

    微信截图_20181212134615.png

     定制砖瓦的陆墓御窑及印记

      经过五个多月的施工,明轩在1980年5月30日通过工程验收并最终在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狭小的空间内(约400平方米),设有门厅、门廊、曲廊、半亭、山石、水泉等,布局精巧细致,但整体又简洁朴实。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根据博物馆内现场条件以及使用要求,整座建筑为三开间,木结构,五步七架,前部为适应博物馆原有的方形大柱而做了些间距及处理上的调整。明轩与殿春簃不同之处是无侧厅,前窗落地开向庭院,后窗则透出后庭景色,建筑空间富有层次感。厅内匾额上“明轩”二字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徵明手迹。

      庭院全长30米,宽13.5米,四周是7米多高的风火山墙,建有楠木轩房、曲廓假山、碧泉半亭、花界小景等。庭园内阳光灿烂,四季如春,光亮、温度、湿度都被严格控制。庭院植物按中国传统手法精心配植,除蕉、竹、松等外,漏窗后有樱桃、杏、兰、山茶、芍药、莲和柿树等。还分散点缀着杜鹃、菊花等季节性的花卉,以期四季花色有不同变化。院内的月亮门、曲廊,还有山石、竹木、花草和鱼池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充分表现了我国古典园林幽静高雅的特点。

      庭园中的观景点有三处:一在进入门厅后的门廊前面,一在曲廊中部,一在轩前,均以太湖石砌成踏步。院中供观赏之石景也有三处:一处是南墙的玲珑石;一处是冷泉亭北侧的“三蜂”;另一处是曲廊东侧小空间中的“石笋”。在明轩旁,还特别兴建了一座三面环抱的东方艺术画廊,这里经常展出中国古代艺术品,成为观赏和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中心。

      明轩庭院的布局吸取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殿春簃小院的精华,建造精巧完美,设计上借鉴了明画山水小品特色,运用空间过渡、视觉转移等处理手法、使全园布局紧凑,疏朗相宜。全园风格淡雅明快,集中反映了苏州古典园林的神韵,是境外造园的经典之作。

      明轩的建成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要员数度前往参观,美国各地前来参观的民众更是络绎不绝。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还曾亲临现场视察并接见我工程技术人员。馆方对明轩工程给予了“工艺质量达到了值得博物馆和您的政府自豪的标准”的高度评价,赞誉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永恒展品,载入现代造园史册。

    后记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园林的对外出口是一个很好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能将中国文化传出国门,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中国园林对外出口的重任。明轩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先河,中外园林198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建造的逸园、1992年在新加坡建造的蕴秀园、1998年在美国纽约建造的寄兴园等70余个海外项目,可以说都是当年建造明轩的延续和发展。

      明轩的建造,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与中美建交前后这两个关键节点,该项目的落成不仅向美国人民展示了中国苏州古典园林灿烂的文化艺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而且也加深了两国人民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明轩作为中国式古典庭院,开创了我国园林建筑出口的先河,是中国文化再次走向世界的一块里程碑。(918博天堂装饰供稿)